第十一章 腦洞大開
(1/1)第十一章腦洞大開
于是我的思路迅速打開了,這得歸功于我多年養(yǎng)成的寵愛粉絲的好習慣。速度敲擊鍵盤,我的文思泉涌,這樣開始了《封常清的細作生涯大結局》。
密報
其實細作署的探子密布整個大唐帝國的各州各府。贊普的密函也沒有逃過細作署的偵探,而且新任的紅衣教主,大喇嘛遮羅孟提受封常清救命之恩自然會把這消息原原本本告訴給封常清。于是等到估衣樓崔延宗和浣月宗的裴浣衣把消息帶回來的時候,遮羅孟提放出的信息已經(jīng)提前到達一個時辰了。在長安城的摘星客棧書房內(nèi)的地下議事廳,封常清正在靜靜聽著裴浣衣的匯報:
宗主,那贊普無情無義,您好心替他解決了密謀篡國的國師珈藍耶那,他卻恩將仇報。不如我們放棄這都城的產(chǎn)業(yè),一走了之。憑您的功夫,哪里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何必任人宰割呢?再說了,皇帝老兒不值得為他賣命,我們把宗門內(nèi)的弟兄都帶走吧。到江湖上風云再起,再入江湖攪動風雷,屬下誓死追隨!
一旁的銀娘等人和清泉白石齊聲:誓死追隨公子!
封常清冷冷道:荒唐!我不能走!我輩職責所在,焉能避禍遠游!你們既然都知道我是細作署的“天狐”,可知道細作署的規(guī)矩?
裴浣衣:屬下知道??墒恰?/p>
封常清:沒有可是。細作署的人一天入了門,生來無命死后無魂。何況我身為細作署二十八宿之一,為國分憂自是分內(nèi)之事。我且問你,目下的局勢,我大唐可還有兵可用?
崔延宗:自然是再無可用之兵。九節(jié)度使圍攻安史叛軍已經(jīng)折損大半,實在是有心無力。何況目下賊兵鋒芒正盛,難以掿其鋒銳。
封常清:若是吐蕃不愿出兵,那我們還有幾層勝算?
崔延宗和裴浣衣對視一眼:一個說大概三四層。一個說大概有四層。
封常清:只有不到兩層才對。九節(jié)度使雖然勤王而來,必然還得考慮保存實力,所以這次潼關失守,其實是無兵可用啦!我們在長安召集的三萬人大半是市井無賴、農(nóng)夫商人子弟,烏合之眾一觸即潰。如果再無援兵,大唐社稷岌岌可危!再有,吐蕃贊普雖然無情,我卻明白這次他也算是兌現(xiàn)了承諾,若是我的身傀替我去死能換來社稷平安,我封懷玉萬死不辭!我知道贊普為何要請求賜死我。
崔延宗:為什么?
封常清:吐蕃國內(nèi)新彌大難,人心動蕩不可再有閃失。國師珈藍耶那雖死,遮羅孟提卻無法短時間收服民心。民心若亂,吐蕃必危!可是紅衣教的信徒尚有十萬之眾;加上贊普新近才平息國難,若無紅衣教支持,統(tǒng)治必不能穩(wěn)。贊普若要實至名歸,必須取得紅衣教的助力。而收服民心嘛,我的身傀人頭就是遮羅孟提和贊普取得紅衣教支持的最好禮物。這樣我封懷玉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賀蘭熊:懷玉哥哥!我……
封常清:又不是真的死去!我“死”若能換來大唐一線生機。我封懷玉何惜一死!何況只是個身傀!聽我安排正事才是道理。浣月宗弟子聽令:裴浣衣帶著宗門子弟撤出長安城,回到洗劍池總壇等我消息,在我回山之前期間由三長老代理主持宗內(nèi)事務。
又對清泉白石說道:“傳訊給細作署大掌柜,就說天狐身份已經(jīng)暴露,即將轉(zhuǎn)入地下待命回歸?!?/p>
對著崔延宗深深行了一禮,“懷玉尚有一事請求崔公子”
崔延宗連忙還禮:宗主不必客氣,我在疏勒多的宗主之助,你我同為朝廷效力,合當互助。有何吩咐,延宗敢不盡心!
封常清道:“交河公主的事雖然平息下來,可是西域各國人心難齊,疏勒城實乃安西門戶,消息四面通達,還請估衣樓密切關注突奇施各部及阿史那可汗的行動?!笔忠恢纲R蘭熊:我這位小兄弟施賀蘭部落未來的可汗,也曾隨我學習過一些細作的手法,諸部落動向有賴他的通氣。又對賀蘭熊說:崔公子身為疏勒城估衣樓主,背后有五姓七家的資源,你若有需要可向崔公子求助。
安排完畢,于是定下了身傀替死的計謀各自散去。
大結局:身死名消
封常清謀劃好一切布置,真身遁去,放出身傀執(zhí)行死亡計劃。于是那個嘴眼歪斜的“封常清”帶著長安城招募來的三萬烏合之眾出城迎敵。在潼關城外五十里遇見了安史叛軍先鋒部隊。只見叛軍首領是一員紅袍將軍,身著大紅錦袍,頭戴孔雀眼雙插頭盔;身后一字排開十八路縱隊的皂袍黃牛軟鎧甲的十萬先鋒部隊,旗甲鮮明,刀劍如林,呼啦啦好不威風。
“封常清”此時的封常清就是疏勒城出現(xiàn)在世人眼中的那個本命身傀,知道眼前叛軍勢大,自己手下臨時招募的三萬市井小民根本無法阻擋,唯有利用潼關天險城池堅守,才能有一線轉(zhuǎn)機。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思考的瞬間叛軍前鋒已經(jīng)有約莫三萬人烏泱泱的就壓過來了。身傀雖說只有封常清本尊一成的本事,那畢竟是一宗之主,且身具無上秘法的錄鬼簿主人,為了保住自己的三萬兵馬,封常清即令后隊做前隊,慢慢戒備后撤。同時雙手一揮,三千枚靈兵豆落在隊伍前,頃刻之間就化作三千鐵騎,那戰(zhàn)馬足足有兩米多高,士兵一律手持闊口巨柄的斬馬大刀,立刻就在封常清的隊伍前組成了一排人形拒馬樁。那靈兵豆化作的士兵個個的黑衣黑甲,身披白袍,胯下白色鞠璐馬,衣甲如云,氣貫長虹,真有萬夫莫當之勇。
說起這撒豆成兵還有個典故。兩晉道家大能郭璞,就是用這套法術抱得美人歸。郭璞在廬江太守胡夢康家做客期間,預感到廬江即將面臨刀兵之災,于是勸說胡太守棄官不做,舉家遷往江南。胡夢康在廬江,太守做得好好的,突然讓人棄官不做,換誰都會舍不得,于是胡太守沒有答應郭璞的請求,認為郭璞是在危言聳聽。郭璞見胡太守不聽勸,也就沒有堅持,收拾好行李,就準備跑路。但郭璞有些沉迷胡太守家一個侍女的美色,就想把侍女一起帶走,但直接開口跟胡太守索要,胡太守也不一定答應。于是,郭璞心生一計,取了三斗小豆,繞著太守府撒了一圈。胡太守早晨起來,出門看到數(shù)千個紅衣小人圍著太守府,場面十分嚇人,等到胡太守想走近看看,這些小人又全都消失不見了。胡太守覺得這不是啥好兆頭,想起在家做客的郭璞方士的身份,就把事情跟郭璞說了一下,讓郭璞幫忙算一卦。郭璞裝模作樣占卜一番,對胡太守說:你家有個侍女,這些怪異就是她招來的,現(xiàn)在太守府已經(jīng)不適合把這個侍女養(yǎng)在家里了,可以派人到東南方二十里的集市上把她賣掉,如果有人出價,不要講價錢,直接賣就行,然后胡太守的這一劫就可以化解了。胡太守信了郭璞的鬼話,就安排人去市集上賣侍女,而郭璞也已經(jīng)提前安排好了人,以極低的價錢買到了侍女。做戲做全套,郭璞又當著胡太守的面往井里投了一道符,就見幾千個紅衣小人一個個自己跳進井里去了。見到災難得以化解,胡太守心里非常高興。郭璞找了個借口離開太守府,帶著侍女,一起經(jīng)過長江到南方去了。幾十天以后,北方的胡人入侵,廬江郡首當其沖,很快就陷落了,胡太守一家生死不明。
本章結束,點擊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