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公益演唱會的意外來客
(1/1)蘇晴則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江南風情。她深入水鄉(xiāng)古鎮(zhèn),尋訪了幾位會唱傳統(tǒng)評彈小調的婆婆。舞臺上,她懷抱琵琶,身后大屏幕是煙雨朦朧的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琵琶叮咚,一曲改編的《水巷悠悠》婉轉纏綿,如細雨潤物。
對決時刻,舞臺被巧妙分割。左側是沈飛,背景是風雪呼嘯的北疆雪原和氈房剪影,歌聲蒼涼開闊,帶著生命的韌勁;右側是蘇晴,背景是細雨霏霏的江南水巷和烏篷船,唱腔柔婉細膩,如詩如畫。兩種截然不同的地域風情,兩種同樣動人的音樂表達,在舞臺上碰撞、交融。最終,評委難以取舍,宣布平局。
賽后,蘇晴主動找到沈飛。她看著沈飛手中那把改良冬不拉,眼中帶著欣賞:“沈飛,你們的‘輕音行囊’真的很棒。江南也有很多老人喜歡絲竹,但傳統(tǒng)樂器太復雜。我想……能不能為‘輕音行囊’設計一個江南版?比如,簡易的琵琶或者小三弦?”沈飛喜出望外:“太好了!蘇晴老師,歡迎加入!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多元化!”.
《聲生相惜》半決賽以一場盛大的“公益演唱會”形式呈現(xiàn),所有門票收入將捐贈給“星火計劃”。作為核心發(fā)起人,沈飛精心策劃了壓軸節(jié)目。他邀請了節(jié)目中所有參與過的素人嘉賓組成一支特別的“銀發(fā)合唱~團”。
后臺化妝間,氣氛熱烈又帶著一絲緊張。老阿帕圖雅穿著嶄新的蒙古袍,緊緊抱著她的冬不拉,這是她第一次走出北疆,來到這么大的城市-。
竹笛老人好奇地打量著周圍,手里摩挲著他的簡易竹笛。陳老精神抖擻,他的金屬拐杖擦得锃亮。小宇在媽媽和林薇的陪伴下,安靜地坐著,手里攥著沈飛送他的那只陶笛。還有馬老漢、以及幾位在節(jié)目中亮過相的老人……他們來自天南海北,因為“星火”匯聚-于此。
演唱會高潮迭起。終于,壓軸時刻來臨。舞臺燈光暗下,唯有一束追光打在舞臺中央的老阿帕圖雅身上。她深吸一口氣,手指撥動琴弦,改良冬不拉發(fā)出清澈而帶著草原氣息的前奏——正是《萬籟志·續(xù)章》的開篇。
0··求鮮花······
緊接著,沈飛的歌聲加入,其他老人也按照排練,用各自的方言或樂器加入合唱。歌聲或許不夠整齊劃一,方言各異,樂器也簡單,但那份歷經(jīng)歲月沉淀的生命力與此刻匯聚的喜悅,形成一股質樸而強大的聲浪,席卷全場。
就在歌曲進入高潮副歌部分時,臺下觀眾席中,突然響起一陣整齊而洪亮的和聲!鏡頭掃過,只見觀眾席中央?yún)^(qū)域,數(shù)百名觀眾自發(fā)站了起來!
.......
他們手中舉著各式各樣的燈牌,上面寫著“川西使者”、“嶺南音援”、“中原星火”……他們竟然是一支由全國各地“傳音使者”自發(fā)組織的合唱團!他們通過網(wǎng)絡集結,秘密排練,只為在此刻與臺上的“銀發(fā)合唱團”遙相呼應!
臺上臺下,歌聲交融!老人們的歌聲,沈飛的引領,使者們的和聲,匯成一片震撼心靈的海洋!《萬籟志·續(xù)章》在這一刻,真正成為了萬籟之聲的交響!許多觀眾激動得熱淚盈眶,跟著旋律一起哼唱夕.
本章結束,點擊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