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跨時空對唱的“聲音情書”
(1/1)技術(shù)團隊很快用AI修復技術(shù),基于老人晚年的錄音,模擬出了他年輕時的嗓音——洪亮、飽滿、充滿力量,完美得如同專業(yè)歌手。負責人興奮地向沈飛展示:“沈老師,您聽!這才是英雄當年應有的聲音!鏗鏘有力,氣壯山河!”
沈飛戴上耳機,聽著那“完美”的年輕嗓音,眉頭卻微微皺起。點開““五六零”星火計劃”保存的原始錄音文件。里面不僅有老人哼唱的片段,還有錄音時的背景音:老人忘詞時的停頓和懊惱的自語、控制不住的咳嗽聲、甚至護士輕聲提醒“張老,該吃藥了”的溫柔話語。
“不,”沈飛放下耳機,語氣堅定,“不能用那個‘完美版’。就用這個原始錄音,包括咳嗽聲、停頓、背景音,全部保留?!?/p>
技術(shù)負責人急了:“沈老師!這是要上全國舞臺的!那些雜音、咳嗽、忘詞……太不完美了!會影響效果的!”
沈飛指著屏幕上老人晚年的照片:“這才是真實的他。晚年的他,身體被戰(zhàn)爭摧垮,記憶模糊,但那份對戰(zhàn)友的思念,對家鄉(xiāng)的眷戀,都藏在這些‘不完美’的聲音里。
咳嗽,是因為當年在雪地里凍壞了肺;忘詞,是歲月和傷痛留下的痕跡;護士的提醒,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這些‘瑕疵’,是他獨一無二的‘聲音指紋’,是任何技術(shù)都無法復制的生命印記。”
在他的堅持下,最終呈現(xiàn)的《松花江上·回響》采用了獨特的雙聲道設(shè)計。歌曲前半段,是AI修復的、老人“年輕”時的洪亮嗓音,唱著激昂的“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唱到一半,聲音陡然切換,變成了“星火計劃”記錄的、老人晚年沙啞、斷續(xù)、帶著咳嗽和喘息的真實哼唱:“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沈飛的歌聲適時插入,低沉而深情,如同在回應,在陪伴,在與兩個時空的老人進行著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背景里,那些咳嗽聲、停頓、護士的提醒聲,都清晰可聞0..
全場寂靜。一位年輕女子淚流滿面地走上臺,她是老兵的孫女。她緊緊握住沈飛的手,泣不成聲:“謝謝……謝謝沈老師……這才是爺爺?shù)穆曇簟髞砻看纬瓒紩人浴傉f,這破肺啊,是打鬼子時在雪窩子里落下的……這聲音……就是他的勛章啊……”
沈飛在后臺接受采訪時,望著演播廳炫目的燈光,平靜地說:“技術(shù)可以復刻聲音的波形,卻無法復刻聲音里承載的生命痕跡。那些所謂的‘瑕疵’——咳嗽、喘息、停頓、甚至背景的雜音——它們不是噪音,是歲月的年輪,是情感的密碼,是逝者留給我們最真實、最4.1珍貴的‘聲音情書’。保留它們,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p>
“星火計劃”的報名熱線被打爆,無數(shù)人希望為親人留下這份帶著“生命痕跡”的聲音記憶。
《匠心音緣》的舞臺布置得古色古香,空氣中仿佛彌漫著木屑和桐油的氣息.
本章結(jié)束,點擊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