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文難倒英雄漢
(1/5)樹梢的鳥兒清脆悅耳……
晨光熹微,鴻臚客館的庭院中已有細碎人聲。
李琰推開窗欞,深吸一口帶著秋涼的空氣,心中盤算著今日的開銷。
懷中那五十貫賞錢,昨夜掂量時還覺沉甸甸的,今朝細想?yún)s如握流沙。
昨日西市歸來,他已粗略打聽過長安物價。
這帝都居,大不易。鴻臚客館雖好,每日食宿卻要二百文;若想賃個像樣的住處,月租不下十貫;更不必說筆墨紙硯、交際應(yīng)酬。五十貫錢,在渭南可讓數(shù)口之家溫飽一年,在長安卻只夠支撐數(shù)月。
“須得尋個生計。”李琰自語著整理衣冠。他想起陳老翁的介紹信,那位在西市開酒肆的舊友,或許能指點條明路。
西市辰時開門,李琰早早候在坊門外。
晨鼓初響,坊門緩緩開啟,商販們?nèi)绯彼阌咳敫髯詳偽弧?/p>
他按著記憶尋到那家“張氏酒肆”,卻見店門緊閉,門上貼著官府的封條。
鄰鋪掌柜見他張望,嘆道:“找張掌柜?前日吃了官司,店被查封了?!?/p>
李琰心中一沉:“可知所犯何事?”
“說是酒里摻水,被人告發(fā)。”掌柜搖頭。
接著說道:“要我說,定是得罪了人。這西市里頭,哪家酒肆不摻水?偏他被拿了典型?!?/p>
最后一條門路也斷了。
李琰站在喧囂市井中,忽覺自己如一片飄萍,無根無依。懷中的錢袋似乎又輕了幾分。
他在西市轉(zhuǎn)悠,想尋個臨時活計。
字畫鋪招抄書先生,要求“書法遒勁,有顏柳之風”;藥肆尋記賬伙計,需“精通算學(xué),熟諳藥價”;就連酒肆招跑堂,也要“相貌端正,口齒伶俐”。
他一一試過,卻皆因“無保人”或“無經(jīng)驗”被拒。
日頭漸高,腹中饑鳴如鼓。
本章未完,點擊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