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漢桓帝
(1/1)侍中寇榮性格耿直、自恃清高,不愿與人交往,更不巴結宦官??軜s堂兄的兒子娶了漢桓帝的妹妹益陽長公主為妻,而漢桓帝又納寇榮的孫女為嬪妃,所以宦官們對寇榮更加嫉妒。
延熹七年【公元164年】12月,宦官們聯合起來誣陷寇榮有罪,漢桓帝劉志聽信了宦官的讒言,罷免了寇榮的官職,寇榮帶領全家人回到了家鄉(xiāng)?;鹿賯冞€不放過寇榮,命令寇榮家鄉(xiāng)的地方長官對寇榮進行打壓迫害。寇榮害怕不能免罪,前往京都洛陽,準備到宮門上書,為自己辯解。走到中途,幽州刺史張敬是宦官的爪牙,又以寇榮擅自離開邊郡住所為由對寇榮進行彈劾,漢桓帝劉志下達詔令,抓捕寇榮??軜s逃亡了好幾年,遇到實行大赦,寇榮也不在赦免之內??軜s在逃亡中,寫了一個密封奏章,托自己的朋友交給太尉,請?zhí)緦⒆约旱拿芊庾嗾鲁式换噬?。奏章的內容說自己本來無罪,只因得罪了宦官受到陷害,希望陛下明察,讓三公、九卿公正評判自己的罪過。漢桓帝劉志看完奏章,更加憤怒,下達詔令,誅殺了寇榮。文武百官及天下百姓都認為寇榮冤枉。
中常侍侯覽的弟弟侯參本來是個地痞無賴,借哥哥侯覽的光當上了益州刺史。這小子在任期間殘暴貪婪,貪污贓款累計多達1億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正月,太尉楊秉對侯參進行彈劾。
有些讀者朋友可能納悶,楊秉不是被漢桓帝治罪,送到左校營做苦役了嗎?怎么又成了太尉?楊秉做苦役多半年后,京都洛陽一帶出現了久旱不雨,漢桓帝大赦天下,楊秉被赦免回家。此時恰好發(fā)生了日食,泰山郡太守皇甫規(guī)等人聯名上書為楊秉申辨冤屈,說他忠誠正直,遭人陷害,不應該長期壓制不用。漢桓帝劉志于是征召楊秉,任命他為太常。延熹5年【公元162年】漢桓帝任命楊秉為太尉。
朝廷接到太尉楊秉彈劾侯參的奏章,用囚車押著侯參回京,侯參深知自己貪污數額巨大,罪惡深重,到了京城必死無疑,于是在半路上自殺。京兆尹袁逢在長安的客館里查獲侯參的車輛多達三百多輛,裝載的金銀不計其數,立即向太尉楊秉進行匯報。太尉楊秉又寫密封奏章呈交漢桓帝、彈劾侯覽。奏章說:“我查考朝廷原有的典章制度,宦官本來只限于在皇宮內聽候差遣,負責早晚看守門戶,而今卻大多備受過分的寵信,掌管朝政大權。凡是依附宦官的人,宦官就推薦讓他們做官;凡是冒犯宦官的人,宦官便隨便找個理由對他們進行陷害?;鹿俚淖≌屯醺粯樱麄儞碛械呢敻豢膳c帝王相比,飲食極盡佳肴珍膳,他們的奴仆、妻妾都穿著精致潔白的細絹。中常侍侯覽的弟弟侯參,是個貪贓殘暴的首惡,自取災禍和滅亡。侯覽深知罪惡深重,一定會感到恐懼不安,我愚昧地認為,這樣的人不能呆在陛下身邊,應將他免職遣送回故鄉(xiāng)”。漢桓帝劉志迫不得已將侯覽免職,但一年多后,又讓他官復原職。侯覽上臺后,更加放肆、貪婪和殘暴,他前后搶奪百姓的良田一百一十八頃,擁有住宅三百余所,其中模仿皇宮營建的大規(guī)模住宅十六所,都有樓閣、池塘和苑園。
司隸校尉韓看到侯覽被彈劾免職,也趁機寫奏章彈劾中常侍左倌的罪惡,以及左倌的哥哥左稱向州郡官府搜刮財物、作奸犯科、侵犯官吏、欺壓百姓的罪過。左倌、左稱弟兄倆認為自己罪惡深重、必死無疑,于是都服毒自殺了。漢桓帝劉志聽到左氏兄弟倆自殺的消息后,悲痛萬分、淚流滿面,對宦官們說:“左倌太想不開了,他既使罪惡再大,我怎能忍心殺害他”!
司隸校尉韓又呈遞奏章彈劾中常侍具瑗的哥哥、沛國國相具恭貪臟枉法。漢桓帝劉志下達詔令,將具恭召回京都洛陽,送到廷尉治罪。具瑗主動到廷尉所屬的監(jiān)獄認罪,并交出東武侯印綬。漢桓帝迫不得已下詔將具瑗貶封為都鄉(xiāng)侯,讓具瑗繼續(xù)掌權。
羊元群是宛陵縣的大族,在擔任北海郡太守期間貪臟枉法、名聲極壞,郡府中的廁所里都裝有精巧的設備,左氏兄弟倆服毒自殺后不久,羊元群遭人彈劾被免職回家。河南尹李膺為官清正、嫉惡如仇,本年同月,李鷹向朝廷上書,請求重新審查羊元群的罪惡。羊元群深知自己罪惡累累,急忙向宦官們行賄,李鷹竟然被宦官們指控為誣告,遭受“反坐”之罪。
單超的弟弟單遷擔任山陽郡太守,因犯法被囚禁在監(jiān)獄里。本年同月,廷尉馮緄對單遷審訊時,單遷體質瘦弱經受不住拷打而死亡,宦官們聽說后聯合起來共同起草匿名信,誣告馮緄官報私仇、刑訊逼供致人死亡、犯下大罪。
中常侍蘇康、管霸依仗權勢低價強買百姓的良田,州、郡官府不敢責問。本年同月,大司農劉向當地官府發(fā)送公文,依照律法,將蘇康、管霸低價強買百姓的良田全部沒收。蘇康、管霸聽說自己的良田全被沒收,倆人都哭著跑到漢桓帝面前,告大司農劉的狀。漢桓帝劉志大為震怒,下達詔令,將李鷹、馮緄和劉,押送到左校營做苦役。
李鷹等三人做苦役不久,太尉楊秉病逝,漢桓帝任命太中大夫陳蕃為太尉。
太尉陳蕃是位賢臣,他多次向漢桓帝陳述李鷹、馮緄和劉所遭受的冤枉,請求加以諒解,讓他們三位官復原職。太尉陳蕃再三請求,言辭懇切,甚至淚流,但無論陳蕃怎樣請求,漢桓帝始終不肯答應。
司隸校尉應奉對李鷹等三人遭受的冤枉深感同情,給漢桓帝上書說:“忠臣良將是國家的脊梁。我認為李鷹、馮緄和劉誅殺和彈劾奸臣,完全符合國家法令。陛下既不聽取他們的陳述,也不派御史調查了解事情的真相,卻輕信宦官的誣告,結果使忠臣良將跟大奸、大惡同罪。自從春季直到冬季,仍然不能蒙受寬恕。遠近的人們看到或聽說后,無不為之嘆息。處理政事的關鍵在于,要記住大臣的功勞,忘掉他們的過失。所以漢武帝從囚犯中選拔韓安國;漢宣帝從逃亡的罪犯中征召張敞委以重任。馮緄從前討伐荊州蠻人的叛亂立下大功;劉曾多次主持司法,有不畏強暴和不欺侮柔弱的氣節(jié);李鷹的聲威震動幽州和并州,在北部邊疆留下仁愛。如今,三面邊疆都有戰(zhàn)事,而朝廷的軍隊又都沒有班師回朝,請求陛下寬赦李鷹、馮緄和劉,以防備發(fā)生意料不到的變化”。漢桓帝劉志看完奏章,覺得天下確實不安寧,正是用人之際,李鷹等三人還有用,迫不得已才下達詔令,赦免了李鷹、馮緄和劉的罪行。
過了幾個月,漢桓帝任命李鷹為司隸校尉。當時小黃門張讓的弟弟張朔擔任野王縣的縣令。他貪污殘暴,沒有德政,因做賊心虛懼怕李鷹,私自逃回京都洛陽,躲藏在他哥哥張讓的府中。李鷹得到消息后,率領手下吏卒闖進張讓的府中,將張朔抓捕,押到洛陽監(jiān)獄。李鷹隨后對他進行審訊,張朔是個軟骨頭,還沒等用刑,就把自己多年來貪贓枉法之事都如實招認、簽字畫押。李鷹聽完供詞,對張朔立即處決。宦官張讓聽到弟弟被處死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哭著跑到漢桓帝面前為弟弟訴冤。漢桓帝立即召見李鷹,責問他為什么不先請求批準就加以誅殺。李鷹回答說:“張朔已招供簽字畫押,根據律法應當處死。以前孔子擔任魯國的大司寇,上任七天便把罪大惡極的少正卿處決,而今我上任已經十天了,害怕因拖延時間而犯罪。我深知自己罪責嚴重,死在眼前,特地向陛下請求,讓我在職位上停留五天,一定拿獲元兇歸案,然后再受烹刑,這才是我的心愿”!漢桓帝聽了李鷹的一番話、深受感動,回過頭對張讓說:“這都是你弟弟的罪過,司隸校尉有什么過失”?張讓聽罷嚇得叩頭請罪。漢桓帝又對李鷹說:“李愛卿出宮去吧”!李鷹于是退出。從此以后,所有的黃門、中常侍都謹慎恭敬,不敢大聲呼吸,甚至連休假日也不敢出宮。漢桓帝覺得很奇怪,問宦官們究竟是怎么回事。這些人一起跪倒叩頭哭泣著說:“我們害怕司隸校尉李鷹”。當時,朝廷的政治一天比一天混亂,法度崩塌破壞,然而,只有李鷹能鎮(zhèn)住這幫宦官,維護朝綱,執(zhí)法裁決,因此聲望一天比一天高,所有的讀書人都對李鷹更加敬仰,能夠與他交上朋友或者被他接見的人,都稱之為“登龍門”。
漢桓帝為什么這次沒有偏向宦官而對李鷹沒有治罪呢?原因有三:第一,眼下北部邊疆有戰(zhàn)事,李鷹威震邊疆此時有用;第二,張朔的供詞足以證明張朔罪大惡極,死有余辜;第三,張讓的地位遠不如五侯和侯覽。正因為這三個原因,才沒有對李鷹治罪。如果以上三個原因缺少一個,李鷹恐怕又要丟掉官職去左校營勞動改造了。
宛縣有一位富商名叫張泛,他和皇宮的某一位妃子沾點親戚,便利用這個妃子結交了有權勢的宦官。張泛有一門手藝,會雕刻各種物品,且雕刻的十分精致。他經常把雕刻的精美物品送給宦官,因此宦官們都很喜愛他。張泛依仗宦官的勢力橫行霸道,他的族人和賓客也胡作非為,當地的百姓對張泛及他的族人、賓客都恨之入骨。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七月,南陽郡太守成性格剛正、不畏權貴,依法將張泛等人逮捕。不久遇上朝廷頒布大赦令,太守成不顧赦令,將張泛誅殺,并根據當地百姓的舉報,將跟隨張泛一起橫行霸道、胡作非為的族人及賓客一同逮捕并處死,事后才奏報朝廷。
小黃門晉陽人趙津,貪污殘暴、驕橫放肆,成為全縣的一大禍害。本年同月,太原郡太守劉派人將趙津逮捕,也是在朝廷頒布赦令以后,將趙津誅殺。
中常侍侯覽指使張泛的妻子向朝廷上書告狀,宦官們利用這個機會誣告南陽郡守成和太原郡太守劉。漢桓帝劉志聽信宦官的讒言,勃然大怒,下達詔令,將成、劉二人征召回京都洛陽,囚禁在廷尉管轄的監(jiān)獄里。宦官們指使一些官員上書彈劾成、劉二人罪大惡極,應當押往鬧市斬首示眾。
山陽郡太守翟超任命張儉擔任東部都郵。中常侍侯覽在家鄉(xiāng)房東縣殘害百姓。侯覽的母親病故時,他回到家鄉(xiāng)興建高大的墳墓。本年同月,張儉向朝廷上書彈劾侯覽的罪行,然而侯覽將張儉的奏章扣留,使奏章無法呈送到皇帝面前。張儉一怒之下摧毀了侯覽家里的住宅及他母親的墳墓,沒收了他的財產,再詳細奏報侯覽的罪惡。奏章仍然不能上達。
中常侍徐璜的侄兒徐宣,擔任下邳縣的縣令,更加殘暴酷虐。他曾經要求娶前汝南郡太守李的女兒為妻,遭到了拒絕,便惱羞成怒率領手下人沖進李家,將李的女兒搶回自己的家中。徐宣命手下人把李的女兒捆綁在木樁上,讓手下人以做游戲的方式射箭取樂,活活地將李的女兒射死。下邳縣隸屬東海封國管轄。本年八月,東海封國的國相黃浮聽說此事后,派人逮捕了徐宣及家人進行審訊。黃浮手下的官吏擔心領導得罪徐潢招來禍災極力勸阻,黃俘說:“徐宣是國家的蟊賊,依仗自己叔父徐璜的勢力壞事做絕,今天殺掉他,明天我坐罪抵命,死也瞑目”。說完立即將徐宣綁赴鬧市斬首示眾。觀看的百姓歡呼跳躍、拍手稱快。
宦官們顛倒黑白地向漢桓帝控訴,漢桓帝聽信讒言勃然大怒,下達詔令,征召翟超、黃浮回到京都洛陽。兩個人都被治罪,送到左校營做苦役。
太尉陳蕃和司空劉茂聯名上書勸說漢桓帝,請求赦免成、劉、翟超和黃浮,漢桓帝劉志很不高興。有幾個官員受宦官的指使對太尉陳蕃和司空劉茂進行彈劾,司空劉茂膽小怕事不敢再多言,太尉陳蕃不懼邪惡,單獨上書說:“現在,外面的盜賊,只不過是人體四肢的毛??;而內政不能治理,才是心腹的禍患。我寢食不安,真正憂慮的是,陛下身邊的親信越來越受到寵信,忠言卻越來越少,內患一天比一天嚴重,外憂一天比一天加劇。以前,梁冀的爪牙遍布全國,上天啟發(fā)陛下做出英明決斷,將他們一網打盡。天下百姓的意愿,希望能過上太平日子。往事鑒戒不遠,覆車就在昨天,可是陛下左右親信,重新互相勾結。小黃門趙津、大奸商張泛等人驕橫放肆、貪污暴虐,諂媚陛下左右,分別被前太原郡太守劉、南陽郡太守成檢舉殺戮。雖然說赦令頒布后不應該誅殺,但應當原諒他倆的本意,只在除去奸惡。陛下怎么會產生憤怒?然而邪惡小人的辦法層出不窮,將陛下迷惑,一定要進行處罰,這就已經過分了,怎能又要從重處理,將他們誅殺呢?還有,前山陽郡太守翟超、東海封國國相黃浮秉公執(zhí)法,不畏懼權貴,痛恨邪惡,猶如仇敵。翟超沒收侯覽的財產,黃浮依法誅殺徐宣,都遭到坐罪懲罰,不能蒙受赦免和寬恕。侯覽恣肆橫行,搶奪他人財產沒被治罪已是幸事。徐宣所犯的罪過,死有余辜。過去,洛陽縣令董宣屈辱公主,然而光武帝加以重賞。而今陛下左右一群官宦小臣,因為看到他們的黨羽受到傷害,想方設法、妄加誣陷,使成、劉、翟超、黃浮四人遭受這樣的刑罰。這些宦官聽到我的這些言辭,定會再向陛下哭泣申訴。我盼望陛下應該切斷和堵塞宦官參與朝政的本源,任用尚書臺和朝廷大臣,精心挑選清廉高潔的人士,斥退和廢黜奸佞小人”。漢桓帝劉志看完陳蕃的奏章不但不采納,反而將奏章的內容告訴了宦官?;鹿賯兏油春揸愞灰蜿愞浅⒅蟪?,暫時還不敢對他進行陷害。
符節(jié)令蔡衍、議郎劉瑜也上書營救成、劉二人,因為言辭說得激烈嚴厲,都被治罪罷免了官職?;鹿賯冎甘顾痉ú块T官員對成、劉二人嚴刑拷打,成、劉二人含冤死在監(jiān)獄中。
本章結束,點擊繼續(xù)閱讀->>